CAS |
No.2079-89-2 |
中文名称 |
3-延胡素酸氨基丙腈酯 |
英文名称 |
3-Aminopropionitrile Fumarate |
别名 |
Di-β-aminopropionitrilefumarate;延胡索酸-3-氨基丙腈酯;富马酸3-氨基丙腈;3-氨丙基腈延胡索酸盐;3-氨基丙腈延胡索酸盐;3-氨基丙腈富马酸盐; |
分子式 |
C4H4O4·2C3H6N2 |
分子量 |
256.26 |
溶解性 |
Soluble in Water ≥5mg/mL |
纯度 |
≥98% |
外观(性状) |
White to off-white Solid |
储存条件 |
Powder:2-8℃,2 years;Insolvent(母液):-20℃,6 months;-80℃,1 year |
EC |
EINECS 206-527-4 |
MDL |
MFCD00078321 |
SMILES |
NCCC#N.OC(/C=C/C(O)=O)=O.NCCC#N |
靶点 |
Others |
通路 |
Others |
背景说明 |
3-Aminopropionitrile Fumarate是一种可抑制胶原交联的促甲状腺素。 |
生物活性 |
3-Aminopropionitrile fumarate (2:1) 是一种山黧豆素,能抑制胶原蛋白 (collagen) 之间的交联。[1] |
In Vivo |
诱导肌腱炎后20天,用3-氨基丙腈富马酸盐(2:1)(BAPN-F)进行病灶内治疗,对侧肢体接受盐水。获得活组织检查,并在实验的第150天进行粗略和组织病理学分析。通过超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,在受控运动的3-氨基丙腈富马酸盐(2:1)组中愈合区域中的胶原纤维排列模式比在另一组中更好。目前的结果表明,富马酸3-氨基丙腈(2:1)与控制负荷相结合改善了瘢痕重塑和肌腱伤口胶原成熟[1]。 |
动物实验 |
马[1]在诱导急性肌腱炎后,将7只雌性和9只雄性马随机分配到两组(G1和G2)进行不同的治疗。每组由8只注射1型胶原酶的动物组成,1 mL,2.5 mg / mL,中间掌骨位于前肢两侧的浅表数字屈肌腱中。注射胶原酶20天后,其中一只肢体(G1A / G2A)注射富含3-氨基丙腈富马酸盐(2:1),3 mL,0.8 mg / mL,另一肢(G1B)接受相同体积缓冲盐水作为对照。第一组留在休息室,第二组在实验期间接受控制运动[1]。 |
数据来源文献 |
[1]. A.L.G. Alves, et al. Effects of beta-aminopropionitrile fumarate and exercise on equine tendon healing: gross and histological aspects. Journal of Equine Veterinary Science, 2001, 21 (7) :335-340. |
规格 |
100mg 500mg |
单位 |
瓶 |